保险中介发展现状
年,国家恢复保险行业正常运营。迄今为止,中国保险行业已经走过了40余年波澜壮阔的征程。至年全国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49万亿元,稳固在全球第2位。保险业的扩张,间接带动了保险中介公司数量、规模快速增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去中介”的声音在各大保险公司中愈演愈烈,保险中介机构无不心中一紧。但是我国保险生态日益多元化,保险服务本身日趋差异化和个性化,各大险司逐渐发现不能单纯以“去中介”这个一简单逻辑发展,“去中介化+新中介”这一看似矛盾,实则高度统一的发展态势呈现。
在“去中介+新中介”双轮驱动的影响下,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自销平台,尝试脱离中介机构直达C端客户,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受限于我国保险生态多元化的影响,大部分保险公司难以实现自产自销,所以专业服务能力更强、掌握一定流量和具备特定销售场景的“新中介”成为大部分保险公司的首选。就比如近些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特斯拉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陆续下场做保险,寻求业务延展和流量变现。
以当前的发展背景来看,未来的新型保险中介机构必然是有且只有三种类型:一是大型保险公司依托自身的行业资源及技术优势,创立的中介公司;二是具有流量或特定销售场景的互联网独角兽和保险行业产业链息息相关的业界巨头,跨行开设的中介机构;三就是依托自身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垂直定位,服务保险产业链某一环节的中介机构。
“去中介+新中介”态势的深度发展,保险中介机构也将面临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关,对于大部分资源稀少、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中小型保险中介机构来说更是生死攸关的一劫。
保险中介发展面临的难题
1)营收能力低: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于年2月下发了《关于年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的通报》(以下称《通报》)。
《通报》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称“中介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9万人。代理制销售人员数据与上年末的.8万人相比减少.1万人,同比下降近30%。保险代理人与保费之间存在正向联系,随着代理人数量严重下滑,新增保费在年也普遍出现了大幅下跌。销售能力受到代理人离职潮影响较大,营收水平下滑严重,大量中介消亡。
2)盈利能力低:
所有中介机构最主要的盈利来源都是做中间商赚差价,过往的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形式是作为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盈利能力单一,盈利水平低,做不大,做不久;
3)专业水平低:
数十年内,保险业一路狂飙演化,虽说涨势喜人,但根基不稳已是业内共识,被裹挟生长的保险中介行业同样逃脱不了,之前缺乏有利的市场竞争环境,专业化水平更是一直难以提高。
保险行业重业务规模、轻服务质量的经营发展策略,导致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度较低,严重缺乏实用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而且我国保险中介业务层次偏低,受限于获客方式、资金周转能力等制约影响,绝大部分中介公司更注重短期效益,严重缺乏后续持续经营、服务和开拓专业优势的意识。加上保险公司对中介公司普遍抱有偏见,双方缺乏协同作战的想法,致使整个保险中介市场都有受到压制。
4)无经营特色,无核心壁垒:
仅销售的标签,意味着随时可以替换,一是不能从终端客户的角度展示自身的价值,二是不能向保险公司彰显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的核心是产品或服务的与众不同,是以人为依托,以产品/服务为承载,以事故预防/防灾防损为核心的价值输出区别;
5)模式陈旧,张力不足:
多数保险中介机构还有按照传统销售方法,深陷发掘客户、确定保单不能自拔,没有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效率低,赔付风险高。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传统商业模式已经不能维持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年阿里巴巴第一季度收入保费近40亿元,特斯拉也在前段时间表示要下场做保险。
就拿特斯拉来说,它的保险商业模式是什么?其实就是通过搜集车主平时开车习惯,对有良好开车习惯的车主,收取相对较低的保费,反之,针对有不良开车习惯的车主,直接排除在外,抓取最优质的一批潜在客户,减少前期对客户漫长的风险评估投入。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大、保险业态不断丰富的形势下,这些问题已经是悬浮在所有传统保险中介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现在保险中介公司急需的是科技嵌入、新技能性人才介入、新商业模式改造以及破釜沉舟的勇气。
保险中介生存攻略
“去中介+新中介”的热潮中,保险中介机构的价值也在不断被重估与定义。大浪淘沙下,如何生存下去,成为所有中小型保险中介机构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人才专业化、服务线上化、产品多元化必然是未来保险中介机构保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安全风险管理师,作为能为企业客户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管理与控制、风险转移与咨询全流程服务的角色,是一群具备了较强的企财险销售能力和防灾防损能力的实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
这样的人群对于企业来说,不再是以前路边药店里单纯一个卖药的,而是一个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大夫角色,同样是更容易被接纳和乐意合作的保险代理人群体。
安全风险管理师对保险中介机构而言,将是一种“借智育才”的策略,是“降本增效”、规模化“优质增员”的方式。完善的也是保险中介机构的多元化人才引进模式,从而进一步增幅并优化保险中介机构前端渠道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