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二段志愿填报开始了,到底是看学校还是看专

来源:保险 时间:2023/3/22
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6/5792159.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素萍

高考成绩出炉后,批次分数线随之公布。于是,志愿填报,成为所有高考生和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这是一次人生大选择,深刻影响着每一个考生乃至家庭的未来。

每一分都是筹码,志愿表上,填报学校的排序是一场“拉锯战”,直到 一刻方休。

而最终,能不能被心仪的大学和专业顺利录取,除了理性抉择,多少还要靠点运气。

8月25日8:30-8月26日17:30,二段志愿填报开始了!院校和专业你都选择好了么?关于志愿填报的技巧都掌握了么?如果还想给自己的志愿填报加个保险,这里有些小建议值得一看。

自觉分数上不上、下不下

付费的“填报秘籍”到底行不行

当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六十甚至八十个,只要是正常填报,你被其中某所学校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问题,周佳佳(化名)没去细究过,她的父母更没有。在看了三四天的资料后,他们决定把目光,定格在亲戚家的邻居,那个曾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

这位曾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因为不论考生考了多少分,经他参考并给出的学校,只要考生填报,其中就一定会有一所学校录取这名考生。

对于一座县级城市里的很多家长而言,这是距离自己最近的填报“专家”了。找他,再合适不过。毕竟,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考出的每一分,都不被浪费, 都是卡着分数进学校入专业,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方才心满意足。

于是,从分数线一公布开始,这位“专家”的家里就会络绎不绝的出现各种托着关系找来的家长和学生,满怀希望,充满信任。当然,这并不是免费的。

周佳佳,便是其中之一。

她今年的成绩不算太理想——分,二段线。

距离一段线,还差七十多分;超过二段线二十来分。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一个极其尴尬的分数,上不上,下不下。

不论是在一段还是二段、三段,这样“不上不下”的考生,真不少。填报志愿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少考了一分。但大家又会自我安慰:即便是状元,没准还会纠结到底是要去北大还是清华。

这,既是心理问题,也是人生规划的问题。

在填报志愿之前,和很多同学一样,周佳佳从未真正想象过,自己大学要学什么或者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只是很狭窄的告诉过亲友,可能医学类学院和专业,更适合。看到成绩后,她补充一个“商务英语”的选项。

回想在获悉成绩的那一刻,周佳佳多少还是有些释然的。虽然考的不算好,但说起来终归还是“二段生”。从实际填报的角度来说,至少还有“三本院校”可以选择,实在实在不行,即便报考个专科,也是能进“双高”院校的。

所以,周佳佳坚持不复读,她的父母也坚持在志愿填报上下功夫。

但这个功夫怎么下?面对那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在眯着眼睛啃了三四天后,他们发现这个工程量太大了。而且填报志愿的“诀窍”,“我们都不懂。”

在亲戚的建议下,周佳佳全家就找到了那位“专家”。在他们看来,特别幸运的是,这位“专家”正好和亲戚是关系特别好的邻居。 次见面气氛都很融洽,大家各抒己见,唯有周佳佳全家话语最少——尽量不要离开浙江,报个“三本”院校,高职也能接受,就是希望专业好一点。

经过一小时的梳理,周佳佳手里多了一叠刚刚打印出来,还热乎着的预选学校和专业信息。

其实单纯从这叠材料来说,确实做的很细致。学校名、公办还是民办、年录取分数、排位数,都标注的明明白白。参考学校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总数大约多所。

拿到这份参考资料后,似乎得到了“秘籍”,全家欣喜不已。

面对这份“付费志愿建议”,记者也十分好奇,便拿来看了一看。

浏览一遍后,基本确定,这就是个套路。因为,这份参考资料中的所有学校,都是年分这个成绩、排位相匹配的学校。当然,前面两页划出保底学校参考——分左右的录取分数线的学校。后面几页,都是分(以及上下浮动10分)的学校。

所以,无论 怎么填,只要是在这些学校里挑选,必然会被其中一所录取,几乎没有悬念。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家长和学生都熟黯志愿填报。于是,一些咨询公司乃至“业内人士”便可以趁此机会,游走于家长群中,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重要参考,也收取相当费用。当然,有不少专业的咨询机构也在从事这类工作,可到底好不好,还是得填报志愿的考生们自己来说了算。

并且,周佳佳不是个例,实际上这几天,很多二段线考生和家庭,都在为填报志愿而着急甚至忧愁。因为每一分都是努力得来,他们舍不得浪费一星半点。

招办主任教你小诀窍

四步走填报高考志愿

很多正在读大学的大学生,都曾经历过周佳佳们的焦虑和无所适从,但时过境迁,他们也都会总结出不少经验。

现就读于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王欣怡,感觉去年自己填报志愿选大学,很大一部分“纯属巧合”。

高中时,她的成绩不上不下,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为了挑选学校,她和家人翻遍了整本报考指南。甚至做好了去海南去东北读书的心理准备。当然,和浙江大部分父母一样,她爸妈对去外省这个选择不是非常乐意,不放心女儿一个人跑这么远。 的结果,全家人都十分迷茫甚至苦恼。

直到一天亲戚聚会,王欣怡的表舅舅问起近况,向她强烈安利了浙江万里学院,这是她 次听到这个学校。而这所学校就是王欣怡表舅的母校。“虽然我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不符合我对大学的期待,但是听了半个小时的安利之后,我决定去了解一下这个学校,当时就很好奇,什么样的学校能让一个毕业40多年的校友仍然时刻记得自己的母校。”

随着对学校的逐渐了解,王欣怡发现挺有好感的。“感觉和其他的学校不一样,这所大学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意愿,会为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为每个人的发展尽力提供平台,这让我十分心动的。面对亲戚朋友的满脸疑惑,我还是自己做了决定,坚定听从了自己的心声。”

不过,随心填报的毕竟少数,更多考生走的是“技术流”。

围绕“普通类二段志愿填报技巧“这个话题,记者专门向浙江万里学院招生办主任夏正方“取经”,他多年来一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最近这段时间,更是忙到马不停蹄,每天密集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开展在线答疑和志愿指导。

在他看来,浙江新高考实施已经是第四年, 策已经广为人知,目前已经有前三年的各校与各专业的录取数据可供参考,且实行大量的专业平行志愿(普通类80个,其他类30个),志愿填报难度不大了。

但每年,还是有大量的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比较茫然。为此,根据多年实战经验,夏正方提出高考志愿填报四步法,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理思路,明方向。

在高考结束后,考生与家长就应该开始为志愿填报理清思路,或者说做好考生的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或学业规划。即理清为什么读大学?怎样读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今后想在哪些区域发展?在哪些行业从业等。理清了这些思路,也就基本知道了志愿填报选择哪些区域和城市的高校,选择什么层次的高校,选择哪些专业。

二、找对标,定草案。

在有了较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求学方向(城市、高校、专业)后,从网络上下载往年各段的投档线(EXCLE表),在相应段(一段或二段或三段)表按位次号按降序进行排序,以筛选的方式删除不符合自己要求的院校和专业。 在表中,找到自己对应位次号的位置,向上挑择40—60个自己喜欢的院校专业志愿,再向下挑择60—90个自己可以接受的院校专业志愿。从而形成—个志愿的填报志愿草案。

当然,如果考生在网络上查不到往年各段的投档线,那怎么办呢?幸运的是,各类基于大数据的模拟志愿填报APP应运而生,为大家提供了很多便利。考生只要在这类APP中输入自己的高考成绩、选考科目、意愿就读城市或高校或专业,APP就会自动形成志愿草案;考生可按不同组合产生多个草案,然后合并草案,删减不喜欢的院校专业志愿,形成最终草案。

三、重策略,谋突破。

今年的志愿填报,有一大要素必须考虑,那就是选考科目,因为这是今年的 变化,也是今年志愿填报的 变量。往年大多数高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设置,要么没有要求,要么是设置三门选一门。而今年很多专业单限一门,甚至是同时要求两门或三门。因此,考生如果今年志愿填报能充分运用好这一变量,或许可以实现新的突破。个人认为在选考科目限制的专业选择上,要确定优先顺序。建议顺序:要求三门选考科目要求二门选考科目要求一门选考科目要求选考科目二选一要求选考科目三选一无选考科目要求。并且,在六门选考科目中,可以分别确定优先顺序,如物理设为 先级,其次化学,等等。

根据这一选考科目确定的优先顺序,考生和家长再对原确定的填报志愿草案进行排序和删减,甚至还可在原排序表中,再向上选择几个冲刺型的志愿。

高校当年新增专业,也是志愿填报必须要考虑的一大要素。因为新增专业没有往年录取数据可供参考,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如果仅仅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就非常容易被忽略,这也是各校新增专业往往录取分数偏低的原因。因此,重视适当选报新增专业,也可能会取得新突破。

中外合作,也是今年低分考生上好大学的突破口。因为受疫情及国际错综复杂关系的影响,今年中外合作高校或中外合作项目普遍降温,从一段来看,录取分数下降明显。其实有些高校中外合作招生专业,进校后是可以转专业到非中外合作专业的。因此,这应是一个捡漏的方式,当然如果选择某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一定要咨询该校中外合作专业转专业的详细 策。

四、究细节,保成功。

在基本确定志愿填报的院校与专业后,考生还应逐个查找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各高校、各专业对外语语种、身体状况、性别比例、单科成绩等是否有特殊要求,对照自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如果有不符合要求,就应该删减相关的志愿。只有符合要求才能避免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重视招生计划的变化,可以避免考生掉坑。各专业录取分数容易受招生人数的影响,因此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要善于对所选择志愿的招生人数往年与今年的比较,从而评估分数(位次)可能地变化。

夏正方说:“经过以上四步,考生基本可以形成自己的80个志愿了。这时,再根据‘冲、稳、保’原则,依据考生的规划、兴趣、特长,在保持一定梯度的情况下,对80个志愿进行排序组合即可。”

夏正方 总结说,志愿填报说难也难,说不难其实也不难,关键是考生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以认真的态度,合理的定位,科学分析各高校和专业往年录取数据,详实了解高校和专业的特色,相信考生们一定会被自己心仪的高校与专业录取。”

读高职亦可就业、升学两相宜

“双高计划”院校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