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算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平均缴费指数”。但是,很多退休人员,并不清楚,这个缴费指数是怎么算的?今天,我们通过案例,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计算“平均缴费指数”!
一、什么是平均缴费指数?
每年各地都会公布当年的全口径平均工资(过去是上年职工平均工资)。对于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每年都会根据当地的平均工资,确定自己的缴费基数。一般来说,缴费基数的上限为平均工资的00%,下限为平均工资的60%。缴费指数的公式如下:
缴费指数=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当地上年全口径平均工资(过去是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在退休的时候,参保人历年的缴费基数的除以当地上年全口径平均工资(过去是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值,就是平均缴费指数。
二、案例演示
假设:王大爷年-年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5年。年当地平均工资元,王大爷的缴费基数为元;以此类推,年平均工资为9元,缴费基数为元。
王大爷年的缴费指数:/=0.8;
王大爷年的缴费指数:/=0.76;
以此类推……王大爷年的缴费指数:/9=0.6。
王大爷的平均缴费指数:(0.8+0.76+……+0.6)/15=0.67。
写在最后:
平均缴费指数,是参保人历年缴费基数的除以当地上年全口径平均工资(过去是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值。相对来说:缴费指数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
关于养老金的计算等有关问题,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