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不敢体检也不买保险,拿什么拯救90后80

来源:保险 时间:2023/5/16

“敷最好的面膜,熬最深的夜”这句年轻人时常用来自嘲的金句,也带出了“朋克养生”时代的无奈。一边熬夜一边用昂贵的护肤品,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养胃,一边喝得烂醉如泥一边解酒护肝,麻辣火锅吃爽了再喝一瓶凉茶降火,汉堡炸鸡加薯条带着负罪感吃了一次又一次却能用运动减肥自圆其说,吃完大鱼大肉再来一盘青菜似乎就真能吸走油腻,每天加班熬夜又在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让自己猝死……这些充满矛盾,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就是现在养生朋克们最真实的写照。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远方的“人参”,但健康却迷了方向。

根据保险业发布的生命表,十年前的第二套生命表男性寿命76.7岁,女性寿命80.9岁,十年后的第三套生命周期表(年1月1日启动)男性寿命79.5岁,女性寿命84.6岁,分别提高了2.8岁、3.7岁。

另一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统计》,中国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健康预期寿命估算的是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如果保险业采用的生命表反映了中国人的经验寿命,那么健康预期寿命与生存寿命的差距,则意味着有很多人会在不健康的状态下生活很多年。而那些作死的朋克养生方式无疑会加剧健康问题。

根据年初发布的《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皮肤状态不好(皮炎湿疹或皮肤衰老)、焦虑抑郁和睡眠不好成为困扰大众最多的三大健康问题。而不同的年龄段又显示出巨大差异,例如90后最在意颜值,80后更易受情绪影响,而70后更关心睡眠,这也是不同人生阶段生活方式的侧面反映。

我们面临着各种健康困扰和作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缺乏运动又是另一大健康隐患,而女性尤为明显。锻炼频率少于每周1次的公众占比高达47%,可以做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大于3次)的公众仅占30%,反映出人们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其中女性不参与体育锻炼(少于每月1次)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从年龄层面来看,80后90后经常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25%,但70前人群经常锻炼的比例陡然上升,竟然高达73%。我们经常在公园看到各位大爷大妈们各种花式锻炼法也就不足为奇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年轻时拼命奋斗欠下身体的巨债,年老了又得拼命锻炼和养生来还债。

说到公众的健康问题,不得不说到健康体检。很多人对体检是矛盾的,一方面想要知道自己的健康问题,一方面又不敢面对。去体检前需要鼓足勇气,等待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煎熬,拿到体检报告甚至不敢立马打开,看到异常结果更是惶惶不安。很多人总是说自己没时间去体检,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身体没信息,不敢面对罢了。

《报告》指出,90后体检状况最不理想,比例和频率均为最低,每年会定期体检的人仅有30%。80后也不容乐观,定期体检的人不足5成。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清楚,某些自以为健康的人一旦体检便会暴露无遗。不知道就可以当它不存在,这也许是中国人乐天派的表现吧。

《报告》还指出,在公众人群中,有27%的人购买了健康险,其中90后只有21%,80后的购买比例最高,达到36%;而70后的购买比例也达到30%;大部分公众年保费在元左右。与年轻人较低的投保比例截然相反的是,当80后90后还在说着“年轻就是资本”的时候,癌症和重大疾病的发病群体已经在悄然走向年轻化,年轻人的大病发病率已经处于高位。

看到上面这些数据,我无比闹心。这么糟糕的生活习惯,这么糟糕的健康状况,但是购买健康险的比例竟不到三成。请问大家都是家财万贯,还是说真的对自己的身体有“迷之自信”呢?熬夜、吃垃圾食品、成天喝可乐、不运动、不体检、不买保险、在焦虑和失眠中度日,我们不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有没有一点在看恐怖片的感觉呀!

80后90后作为社会的主力军,面临着工作、生活、家庭的多方压力。在拼命奋斗追逐梦想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确实不可能像70后70前人群那样,对人生有更强的掌控能力。谁不想每天朝九晚五不加班、谁不想每天荤素搭配营养餐、谁不想时不时去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谁不想每天养养生喝喝茶,可是“臣妾做不到”啊。80后90后心中的苦,很难去表达,但这苦水也只能往肚里咽。

最后我更想说的是,正是因为咱们80后90后每天奋斗,无法对自己的身体照顾得那么周到,所以咱们才更需要保险,为自己,更是为家人护航。趁着自己还没去体检,或者体检还没查出什么毛病的时候,提前给自己规划保险,才能在朝梦想前进的路上免除后顾之忧。也许因为客观因素,我们的亚健康之路无奈越走越远,保险或许将成为你的“买路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