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罗葛妹
在业内人士看来,年健康险大有可为,车险负增长已成定局,保险科技将进入“智能化”时代。而谈及保险股,多家券商表示“看好”。
年,保险业迎来巨变!
史上最大力度车险综改正式实施;重疾险时隔13年发布新规;“惠民保”火爆全国;保险资管“1+3”框架全面落地;天安(港股)财险等4家保险公司被接管;头部险企掌门人大变更;保险业对外开放力度再加大……
展望年,健康险大有可为;车险负增长已成定局,但盈利水平或仍可保持良好水平;保险科技进入“智能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得到大规模应用;券商纷纷发声表示“看好”保险股……
新的一年,走得远和走得有力同样重要。
健康险持续领跑
年,最火爆的依然是健康险。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保险业年1月至11月保费收入增速仅6.46%,健康险却依然实现了16.4%的增速,揽收保费亿元,成为年行业保费增长的重要来源。
年,健康险是否能延续高增长?
“受疫情和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健康险增速有所下滑,全年增速预期15%左右,但相比于其他人身险和财产险业务,仍然是增长最为强劲的险种之一,后续年份仍有望维持这样的增速。”明德精算咨询合伙人蒋冠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总结称。
他分析指出,一方面,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国内总体经济形势乐观向好;另一方面,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新的业务类型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如年迅速发展的城市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险(“惠民保”)和长期护理业务更大范围试点推进。
“惠民保不仅可有效缓解医保资金支出过快上升的压力,同时能够避免老百姓因灾难性医疗支出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切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保障需求。”对于年大火的惠民保,蒋冠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同时坦言,惠民保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如各地特药目录和产品保障没有明确规范,也没有充分考虑医保统筹地区的具体情况;部分地区的保障片面追求价格竞争力,没有充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