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电阻的缩写是VDR,又称之为变阻器、变阻体或突波吸收器,是一种具有显著非欧姆导体性质的电子元件,电阻值会随外部电压而改变,因此它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变阻器通常用来保护电子电路,防止受到过大的暂态电压破坏或干扰。压敏电阻广泛的应用在电子线路中,来防护因为电力供应系统的暂态电压突波所可能对电路的伤害。当高压来到时,压敏电阻的电阻降低而将电流予以分流,因而保护了敏感的电子元件。
压敏电阻工作原理及特性
压敏电阻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应用时一般并联在电路中。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电压低于阈值),压敏电阻相当于一个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即断开状态),不影响电路正常工作。它主要的设计是用来保护所有的电子产品或元件免受开关或雷击诱发所产生之突波的影响,而非线性指数的特性。
压敏电阻在休息时,相对受保护的电子元件而言,具有很高的阻抗-数兆欧姆),而且不会改变设计电路特性,但当瞬间突波电压出现(越过压敏电阻之崩溃电压时),该压敏电阻之阻抗会变低(仅有几个欧姆而已),并造成原线路短路,换言之电子产品或元件因此而受到保护。
主要用途:防雷,过压保护。如电力变压器在进户端放入氧化锌避雷器可以有效防雷,电子设备在电网电源输入端放入压敏电阻,一但电网电压升高压敏电阻会不可恢复击穿短路同时保险丝也将断开,从而有效的防止过电压进入线路板。
当电路承受异常瞬时过电压并达到导通电压(超过阈值)时,压敏电阻相当于一个阻值无穷小的电阻(近乎导体),能够迅速由高阻状态变为低阻状态,泄放由异常瞬时过电压导致的瞬时过电流到地,同时把异常瞬态过压箝位在一个安全水平之内,从而保护后级电路免遭异常瞬时过电压的损坏。
特性:反应时间快速;低漏电流;优越的电压比;宽广之电压与能量比;低备用电力且无后续电流;高效能之突波电流处理能力;抑制电压特性之稳定执行能力。
压敏电阻基本参数
压敏电阻对电压的响应速度较快,响应时间为ns级,比气体放电管快,比TVS管稍慢。在产品规格书上,一般都会列出以下参数:
1、标称压敏电压(V):指通过规定持续时间的脉冲电流(一般为1mA持续时间一般小于mS)时压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
2、电压比:指压敏电阻器的电流为1mA时产生的电压值与压敏电阻器的电流为0.1mA时产生的电压值之比。
3、最大限制电压(V):在压敏能承受的最大脉冲峰值电流Ip及规定波形下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峰值。
4、残压比:通过压敏电阻器的电流为某一值时,在它两端所产生的电压称为这一电流值的残压。残压比则是残压与标称电压之比。
5、通流容量(kA):通流容量也称通流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次数,施加标准的冲击电流)下,允许通过压敏电阻器上的最大脉冲(峰值)电流值。
6、漏电流(mA):漏电流也称等待电流,是指压敏电阻器在规定的温度和最大直流电压下,流过压敏电阻器电流。
7、电压温度系数:指在规定温度范围(温度为20℃~70℃)内,压敏电阻器标称电压的变化率,即在通过压敏电阻器的电流保持恒定时,温度改变1℃时,压敏电阻器两端电压的相对变化。
8、电流温度系数:指在压敏电阻器的两端电压保持恒定时,温度改变1℃时,流过压敏电阻器电流的相对变化。
9、电压非线性系数:指压敏电阻器在给定的外加电压作用下,其静态电阻值与动态电阻值之比。
10、绝缘电阻:指压敏电阻器的引出线(引脚)与电阻体绝缘表面之间的电阻值。
11、静态电容量(PF):指压敏电阻器本身固有的电容容量。
12、额定功率:在特定的环境温度85℃下工作小时,使压敏电压变化小于10%的最大功率。
13、最大冲击电流(8/20us):以特定的脉冲电流(8/20us波形)冲击压敏电阻器一次或两次(每次间隔5分钟),使的压敏电压变化仍在10%以内的最大冲击电流。
压敏电阻器选型指南
压敏电阻一般与被保护器件或装置并联,其电涌吸收能力则取决于物理尺寸,可通过制造不同片径的压敏电阻而获得不同的瞬态浪涌电流值。
对于过压保护方面的应用,压敏电压值应大于过压保护实际电路的电压值。在电源线与大地间使用压敏电阻时,有时由于接地不良而使线与地之间电压上升,所以通常采用比线与线间使用场合更高标称电压的压敏电阻器。
值得注意的是,压敏电阻器会随时间而缓慢老化,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冲击次数考虑降额使用。当压敏电阻器承受多次冲击后,应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选取更高通流量的器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