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不到位有涉刑案件,融资性信保业务

来源:保险 时间:2023/12/12
□记者仇兆燕房文彬曾经为各大财险公司业务增长“引擎”的融资性信保业务,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中国银行保险报》获悉,日前,银保监会财险部向各财险公司下发监管提示函,通报前期展开的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排查结果。银保监会指出,根据排查发现部分财险公司存在制度不完善、管控不到位、有涉刑案件等问题。业务大规模下滑银保监会披露的年度保费数据情况显示,年保证保险原保费收入亿元,同比下降18.36%。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保证保险保费负增长一方面因疫情导致经济放缓,另一方面则是财险公司主动收缩信保业务规模所致。年,多家财险公司因融资性信保业务陷入“风险旋涡”。年上半年,“老大哥”人保财险的信保业务承保亏损逾29亿元。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在承保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被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存在三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年12月1日,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因年至年信保业务未按规定办理再保险的违规行为被监管点名,并被罚款35万元,再一次为信保业务付出代价。年1月,安心财险也被爆出去年三季度曾收到银保监会下发的《监管函》,监管部门要求其“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准备金的评估方法和精算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排查出四大问题针对个别财险公司发生的融资性保证保险质押物及权证丢失重大案件,银保监会财险部组织开展了风险排查。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风险提示函。根据监管提示函,部分财险公司存在制度不完善、管控不到位、有涉刑案件等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制度设计不完善。部分财险公司现有融资性信保业务相关制度中,有的内容不全面,有的分散在多个文件中,有的未能根据监管要求和公司业务管理新变化及时修订更新,尤其是针对抵质押物管理,需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二是内控管理不到位。部分财险公司一定程度上存在抵质押物虚假、失控等问题,有的业务系统无法对抵质押物进行实时管控,一定程度上存在抵质押车辆虚假、被盗、提前解抵,以及权证虚假、不完整或无抵质押记录等问题,有的凭证真伪鉴别风控措施缺失。三是业务流程不规范。抵质押物实质性监管措施缺失,过于依赖合作机构且对合作机构管控不足。如,物理保管设备不足、权证类资料借出后未跟踪索回、档案移交调档管理不规范等;有的合作渠道商诱使无购车或贷款意愿的人履行各种手续符合贷款审查要求、虚构车辆交易、擅自解除车辆抵押并转卖等。四是人员管理有漏洞。人员配备不足且关键岗位管理不严,未形成轮岗、强制休假等机制,难以形成监督制衡;有的涉嫌内外勾结、伪造单据、顶名投保,有的未按风控规则开展质押车辆解押与替换,质押车辆保后管理失效。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制度落实针对排查情况,并结合融资性信保业务的特点及风险,银保监会财险部进行了事项提示。一是高度重视业务风险。融资性信保业务为借贷、融资租赁等融资合同的履约信用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外受经济形势、信用环境等因素影响,内与公司管控水平及承受能力密切相关。部分大额业务存在不续保即产生赔付的可能,后续虽可追偿,但存在集中赔付风险;部分抵质押业务存在管理不善、难以追偿的风险。各财险公司应当高度重视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完善承保理赔政策,持续提升客群质量,强化抵质押物管理,合理评估抵质押物追偿难度,审慎开展新增业务,稳步压缩存量风险,避免发生流动性风险等事件。二是抓紧做好制度落实。首先,抓紧完善制度。根据“一个办法,两个指引”相关要求,抓紧开展制度修订工作,避免制度空白、制度滞后。其次,强化制度落实。通过系统管控确保制度有效落实,避免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切实做到“有章必依、照章办事”。再次,强化考核问责。加强分公司自查、总公司检查考核,并对问题责任人进行工作回溯和严格问责,做到“考核到位、检查到位、违章必究”。三是持续强化内控管理。首先,强化业务流程管控。加强保前、保中、保后全流程管控,规范业务管理,落实贷前查验、现场调研、公证审核、贷后排查等各项工作。同时,加强信息档案管理,确保工作流程依法合规。其次,加强合作机构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