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发展 >> 正文 >> 正文

如何用一千元搞定孩子的保险,附儿童投保常

来源:保险 时间:2023/3/25

一千块钱,不多不少,买对了是“爱与责任”,买错了就是花冤枉钱。

我们先来看一组儿童保险理赔数据,了解一下风险在不同年龄的变化。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1、0~6岁是儿童保险理赔的高发年龄,占儿童理赔的70%以上;

2、98%的儿童理赔来自医疗险。

下面,我们就随着宝宝成长的时间线,看看不同的年龄段的宝宝,如何用一千块钱搞定孩子的保险。

一、0~6周岁:可垫付的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一般0~5周岁的婴幼儿购买百万医疗险保费都相对较贵,但如果只有一千元预算,一定要优先购买百万医疗险。

给小龄宝宝选择百万医疗,我建议一定要有这两个属性:

1、带住院垫付功能;

2、住院0免赔

小龄幼儿尤其是婴儿,不仅病急,而且抵抗力也弱,得了病尽快治疗是关键,绝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耽误了治疗。

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到处筹钱,一定让家长焦头烂额,所以带垫付功能的医疗险,可以让家长自己先稳住,住院费保险公司解决,家长只要安心照顾孩子。

小宝宝体弱多病,小额住院也是常有,1万元以下每次都要自费,次数多了也是个大支出。所以0免赔的住院险,更适合给小宝宝买。

0~5岁的宝宝,万额度的百万医疗,带住院垫付,0免赔,元一年。只要住院就能报销,包括门诊手术,可以报自费药,检查费,手术费,床位费,护理费等住院治疗合理且必要的一切支出。

如果你选择的百万医疗有1万元免赔额,还可以考虑组合一个1万额度的住院险,抵消百万医疗的1万免赔额,这个住院险一般多,总预算也在千元左右。

思考题1:如果只买一份,是买1万元的住院险,还是买带免赔的百万医疗?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自费1万元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不属于无法抵御的风险,可怕的是上限的不可预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花费才是不可承受的。因此,百万医疗的优先级要在住院险之上。

思考题2:为什么不优先买定期重疾险?

许多妈妈习惯优先给孩子买重疾险,许多保险业务员也积极推荐,但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重疾险绝不是第一优先级的。

不要看什么重大疾病险保上百种重大疾病,看上去好像很“全”,但重疾险和医疗险就像点和面的关系,重疾险保的是一个个点,只要没有踩在点上(不符合理赔标准)就是0,即使你住院了,花费高昂,也无法理赔。

百万医疗保的是一个面,只要住院了,不管你是什么疾病,病况轻微还是严重,都可以报销。

与可垫付的医疗险相比,重疾险的理赔还是非常复杂且滞后的,并不一定是确诊既赔,有可能需要做某个手术才能理赔。如果孩子住院已经产生了巨额费用,最快捷可用的,还是百万医疗险的垫付。

当然,这个年纪的少儿重疾确实很便宜,一个保到20或30岁的定期重疾,预算也不过五六百元。如果没有严重超出预算,还是可以加上的。

最后说下意外险,孩子1岁左右开始蹒跚学步,2岁基本就能走能跑。2岁以后,每年花百八十元给孩子买个意外险是非常必要的。

给宝宝挑选意外险,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意外医疗额度尽量高

2、可以报自费药,%报销

3、基础保额按照限额买

至于身故保额,根据保监会规定,购买上限为0~9周岁20万,10~17周岁50万。虽然从经济角度来看,孩子身故对家庭经济影响几乎为0,但伤残赔付是根据身故保额,按比例来的。所以就按照限额的上限来购买即可。

9周岁以下宝宝,20万身故/伤残责任,2万元意外医疗+2万元烧烫伤医疗,0免赔,%报销,可以报自费药,99元/年。10周岁以上可以买基础保额50万,元/年。

意外险的优先级,应当在重疾险之上。

总结一下,0~6周岁,必选百万医疗+意外险,可选定期重疾,小额住院险

二、7~10周岁:定期重疾早安排

6周岁以后百万医疗险的价格都有所降低,这时候安排定期重疾险,总体1千元左右就完全可以搞定了。

重疾险缺点是理赔相对严格,但这个年纪购买,杠杆是相当大的,也就是性价比高。50万保额保到20岁左右也不过四五百块钱。

当然,只要预算满足,重疾险还是越早安排越好,儿童重疾险高发期集中在14岁之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少儿白血病,脑肿瘤等。

给孩子挑选定期重疾险,要满足这几个方面:

1、儿童高发重疾一定要覆盖,必选项

2、儿童特定重疾额外给付是加分项

3、客户忠诚权益是加分项

覆盖儿童高发重疾,是最核心的要求。儿童高发重疾有以下16种。

儿童高发重疾不一定被单独列为“儿童特定疾病”,他可以是重大疾病中的一种,根据保额赔付,也可以在划定的特定重疾里,额外赔付一定保额。但额外赔付也一定带来额外的保费。所以额外给付是加分项,最重要的是包含,且基础保额买足。

客户忠诚权益,是指定期重疾险到期时,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地购买指定的终身重疾产品,类似于医疗险的续保。

客户忠诚权益的要求一般是:

1、投保年龄+保险期间≤40

2、未发生过保险合同中止、未申请过任何保险金赔付

享受的权益是:

1、合同期满后60天内,投保指定终身重疾险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

2、如果指定产品停售,公司会指定其他产品

你可能会说,才不到10岁,需要考虑二三十岁的事情吗?其实,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体检有各种异常,有一些病史,导致无法购买健康险的情况太普遍了。怎么就能保证孩子到了二三十岁就能顺利买到终身产品呢?所以,给孩子多一个兜底的选择,也是一种保障。这是加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可以用学平险覆盖意外风险

6岁以后孩子的意外风险猛增,熊孩子战斗力越来越强,意外险当然不能少,这个阶段的意外风险,可以用学平险覆盖。

学平险的优点是,既能保意外风险,又有小额住院医疗额度,可以同时替代意外险+小额住院险,这样搭配带1万免赔的百万医疗,正好补充1万免赔部分,还可以省点钱。

总结一下,7~10周岁:百万医疗+学平险+定期重疾

三、11~17周岁:终身产品放在家庭的视角去考虑

10周岁以后是各种医疗险价格最低的时候,这时候给孩子买保险的压力是最小的。百万医疗+定期重疾+学平险/意外险+住院险,一千左右预算随意安排,没有难度。

这时候许多家长开始考虑给孩子买终身的保险。建议你不要盲目行动,先将视角放在家庭的格局上,考虑一个更长的时间线。

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比如,家长的保障是否完善?

再比如,孩子的终身保险和孩子的教育金二者应当先买哪个

又或者,孩子的终身保险和家长的养老规划应当优先考虑哪个。

从家长的本意来看,给孩子买了终身的重疾险,孩子是否此生无忧了?其实,从家庭的角度,比终身重疾所保障的晚年大病风险更先到来的,还有很多其他风险,是需要孩子去面对的。

比如,孩子的上学费用,当然,这本质上也是属于家长的经济支出风险,但结果体现在孩子教育资源的选择权。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先考虑“近”的风险,再考虑远的?

再者,家长自己没有完善的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或没有任何养老规划,那么,孩子到了中年,就会面临家长的养老风险和疾病风险,这些将比孩子本人的大病风险更先到来,且负担更重。

大病没来,孩子先垮了,相信这不是任何爱孩子的父母所愿意见到的。

所以,在健康的时候,在有赚钱能力的时候,优先给自己做好健康和养老保障,是给孩子最好的保障。此外如果还有预算,再考虑孩子后期的保障。

四、整理一些给孩子买保险的常见误区:

1.家长“裸奔”,孩子“全家桶”

孩子出生体弱多病,买个健康险无可厚非。但许多家庭所有保障成本几乎都花在孩子身上,就过犹不及了。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障,家长发生身故/伤残/重疾所造成的风险,是给孩子买再全的保险都无法规避的,所以,在给孩子买全保障之前,先确定家长的保障型产品已经完善。

2.家长的晚年没有着落,却考虑孩子的终身

许多家长没有在退休前为自己规划好晚年的健康,养老保障,却给孩子买了各种终身的重疾险,寿险。那么,在孩子中年的时候,父母的健康和养老问题就会提前给他“两座大山”。

不少客户找我给自己的父母买健康险,就是想转移这两座大山。结果要么是年纪太大买不了,要么是各种既往病史被拒保。想想这些孩子会不会抱怨父母年轻时候没有给自己买好保险呢?

老了难买保险几乎是必然的,这个风险无法转移给保险公司,就只能落在儿女的肩上。晚年还没到,中年已经力不从心了。记住,规划自己,就是善待孩子。

3.解决未来的,却不解决眼前的

有些人说,买保险只能买保障型的,千万不要买理财型的。那么给家长买终身寿险,和给孩子买教育金,你觉得哪个对家庭帮助更大?

终身寿险=给孩子的传承,可能孩子五十多岁以后才能拿到;

教育金=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一般上大学后取出使用。

于情于理,孩子上大学都属于家长的义务,这时候一笔钱换来更好的教育资源,属于雪中送炭。而孩子五六十岁以后,作为家长的义务早已尽完,这时候一笔赔款已经不再是你这个家庭的真正需求了。说白了,先把你的义务安排清楚,再考虑义务之外的事情。

不否认高净值家庭的确会有传承的需求,可对普通家庭来说,生活和教育用钱捉襟见肘,失掉了许多向上的机会,人到中老年时的一笔遗产还有什么用?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家长被忽悠买了自己身故后才能传承给孩子的终身寿险,而不去考虑孩子上大学就要用的教育金。就是被这种只要保障,不要理财的歪理绑架了。当然定期寿险在保障的角度是有其必要性的。

许多家庭,宝宝出生了,是保险意识启蒙的一个契机,但不要盲目买买买,花了冤枉钱。利用这个契机开始认识保险,多做功课。将保险意识,落实到正确,高效的投保决策上去!

家庭是一个充满权力和义务的复杂单位,家庭保障规划中经常出现“保你就是保我”这样的交织,这也是许多人口中“保险体现爱与责任”说法的由来。

但这个爱与责任要正确地实现,假如有人上来就让你给孩子买一份终身寿险来体现“爱与责任”,只能说明他既不爱你,又没有责任心!

更多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