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的时候,人们经常见了卖保险的亲戚就绕着走,生怕他们把自己绕进去了。而如今,不仅卖保险的亲戚变少了,很多大型的保险公司也倒闭退出了市场,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呢?
倒闭的保险公司
在已经倒闭的公司中,
有三家是比较出名的。那就是东方人寿、国信人寿和安邦保险。在保险行业中,这在当属也算是佼佼者,其中安邦保险还是入围过世界强的企业。
其中东方人寿和国信人寿倒闭是因为资金不足和股东的操作不当导致的。而安邦保险在国内运行了几十年,聚集了一众的老客户,很多人都自愿购买它家的保险。
但是在国家监管中发现,公司内部出现了违法行为,最明显的就是提供的服务与合同不符,存在欺诈消费者。这一调查也使得安邦保险,人气大降,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辉,不得不“关门大吉”。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怕的就是保险公司一旦“跑路”或者倒闭,自己投的钱不就打了水漂吗?其实对于很多大型的保险公司来说,这一点也是可以有法律保障的。
因为国内对此项“意外”是有着明确的保护机制,即便保险公司破产了,保单也还是有效的。比如每年都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看它是否有偿还能力等等。在诸多的负面事件,保险公司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受欢迎,很多人纷纷开始“退保”。
“退保”现象
国家虽然在保险行业进行了严格的整改,但是现在愿意主动买保险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其实除了很多保险公司的倒闭和“跑路”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信任感,其次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首先大多数的情况,就是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很多人的收入都变少了,这也不得不使他们减少了在保险上的投资金额。其次就是当年保险行业使用“人海战术”,这些员工首先签约的大多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等,随着从事保险行业的员工越来越少,这些“关系户”们,也不会再继续投资了。
此外,保险行业越来越透明,一些所谓的“幕后”也被推到“台前”来,但是保险公司依然常常存在的隐形条款,也使大众越来越难以接受。比如签约时说的是产生了某种问题就可以理赔,但是一旦出了问题,保险公司又会说需要满足各种条件才可以理赔。种种原因之下,“退保”这个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
概念上,我们是希望保险公司可以减少我们的损失,为我们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但是在近些年保险公司中,很多只是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他们行业内部就常有亏损。
39%的保险公司出现亏损
早在年时,就有专业机构对此进行过统计,
在总数家保险企业中,亏损的企业有67家,在整个行业里占比39%。
同年,其中有4家企业的亏损超过了10亿元,这不但反映了个别企业,更是整个行业现象的一隅。
这其中不乏它的运转周期过长这一原因,根据专业机构的测算,一家保险公司盈利周期一至少在5年左右,更长的则需要十年,所以很明显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熬过这第一关。其次就是收益率开始降低了,这和整体的大环境相关,保险公司也无法预料,所以要承担的风险也更高。
近些年来,保险行业的情况并没有很好地转变,而且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在逐年减少,比如中国平安,在-年期间,从业人数就直接减少了40万人,而其他几家的情况也不乐观,平均每家员工减少了10万左右。
根据统计,整个行业在年,减少了万人的从业者。可见,保险行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开始由“数量”转变为要求“质量”了。
无论如何,近些年的大环境情况都不是很好,无论是要找保险行业的工作还是想买一份保险,一定要多在意一下公司的具体实力,以及风评如何,这还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