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已尽,保险业严监管力度持续不减。10月9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银保监全系统今年前三季度共披露涉及保险相关事务罚单张,涉及金额1.86亿元。财险公司罚款金额居各类公司之首,人身险公司次之,银保监系统对于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也在明显趋严。
综合来看,资料造假是行业痼疾,产品条款、费率、返佣问题也成为险企屡屡触碰的雷区。
财险公司仍是处罚重灾区
以处罚公布日期为准,年前三季度,银保监系统面向保险行业下发罚单约张,较上年同期减少6.7%,罚款金额约1.86亿元,同比减少16%。
一直以来,财险公司是监管处罚的重灾区,前三季度,财险公司共收到罚单张,累计罚款约1.05亿元,占比56.55%,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款金额,均远高于其他领域;人身险公司收到罚单张,合计被罚.82万元;中介机构则收到张,合计罚款.05万元。
从违规事由来看,财险公司编制或者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虚假理赔,虚假承保,虚构中介业务以及未严格执行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是被罚的主要原因;人身险公司方面,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外利益,欺骗投保人,未严格执行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以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问题频频上榜。
财险公司保费规模远低于人身险公司,为何违规行为却更多?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不同于人身险公司经营长期业务,财险公司多数是一年期业务,财险公司开展新业务频次更高,违规行为出现的也就更多。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财险公司主要通过费用和渠道进行市场竞争,部分险种中介业务的手续费较高,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不得不在费率、报表方面作假。
虽然罚单数量和罚金双双降低,但从单个机构来看,监管对保险机构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不仅大额罚单频频出现,顶格处罚也屡见不鲜。前三季度保险业收到50万元以上机构罚单52张,另有33张罚单针对个人或者机构开出了暂停新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终身禁业等顶格处罚。
保险中介渐成被罚“常客”
中介机构与市场服务联系更为紧密,经营乱象更为频繁,也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银保监系统针对中介机构开出罚单张。处罚事由中,利用业务便利为保险公司牟取不正当利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等问题频频出现。
比如8月10日,厦门银保监局对时任厦门市天地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3家保险代理机构法定代表人的张文元做出了终身禁业的处罚,原因在于编制和提供虚假报告报表、妨碍依法监督检查。
当前,保险中介机构正经历一场“去水分”的整顿。今年6月,银保监会中介部在业内下发《关于印发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清退“无人员、无场所、无业务”的保险中介机构,清退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保险中介机构,严肃整治虚挂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通道过单业务。各地银保监局陆续响应,包括北京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湖北银保监局在内,多地下发文件,要求对保险中介机构进行清虚提质,开展清理整顿。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宁威指出,市场上的保险中介机构多而杂,总体数量多,但是部分中介机构并没有体现自身的渠道价值,甚至还给保险公司增加了成本,也有一些中介机构已经沦为“僵尸机构”。它们并没有从事保险业务,但仍然占据着市场资源,占据着监管资源,通过严监管和清虚整顿,能够把整个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个人信息保护引监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