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介绍 >> 正文 >> 正文

聚焦养老主业养老险公司压降中短期理财逾4

来源:保险 时间:2023/2/10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刘敬元

  “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按照依法合规、稳妥有序、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原则,对名称中带有‘养老’但不符合本通知规定的金融产品进行更名或清理。”近日,银保监会在印发的《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中再次强调。

  在明确聚焦养老主业的方向下,养老保险公司开展的一类名为“养老保障”但实质为中短期理财的业务,压降明显。

  证券时报记者据养老险公司披露的数据统计,仅去年一年,5家主要的养老险公司合计压降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业务规模就超过亿元,降幅超40%。

  年末,养老险公司的个人短期理财类业务规模超过万亿,经过一年压降后,估算合计规模还有亿。监管要求,原则上在年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三家压降都在千亿以上

  所谓养老保险公司的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指的是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目前国内10家养老保险公司均具有相关业务资质。

  该业务分为团体业务、个人业务,个人业务实际整体规模较大。不过,设立时间相对较短的新华养老、人保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国民养老暂未开展其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因此实际开展个养业务的公司为6家。

  多数养老保险公司已在   其中,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的压降规模比较大,均在千亿以上。国寿养老年末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存量资产规模为亿元,平安养老年末养老保障及其他委托管理资产规模也在多亿元,长江养老个人养老保障业务存量规模为亿元,三家公司这一业务的年度降幅都超过了四成。

  此外,去年末太平养老该业务规模为亿元,同比降幅约27%;大家养老规模为亿元,降幅在10%左右。泰康养老方面,证券时报记者未能在该公司   明年完成存量清理

  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是养老险公司开展的一种理财型业务,目前以中短期为主,封闭产品期限从30天到3年不等。

  据介绍,个人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主要是这一业务过去与“宝宝类”产品类似,带给客户稳健收益,对养老险公司则意味着管理费收入来源,在市场上有需求和供给的动力。

  不过,该业务近年一直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自资管新规实施后,作为一类主打稳健固收资管业务,其面临净值化转型的压力。此后,在监管注重引导养老险公司聚焦养老主业后,这类冠名“养老”但实际又不符合养老金融产品特征的业务,开始被要求压降,同时面临长期化转型。

  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要求养老保险机构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要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

  根据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平稳有序、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年6月30日前,适时停止相关产品新增客户,原则上于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年末,养老险公司的此类个人短期理财业务规模超过万亿元。经过一年压降后,估算其年末合计规模还有亿元。对于今年的情况,养老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一直在压降。

  银保监会于去年12月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机构开展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转型与产品创新。从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业内对于该业务如何转型和创新尚不清晰。

  从未来发展来说,这一业务面临的长期转型,也与养老保险公司如何定位相伴。

  银保监会已明确,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同时,要明确主要业务方向,推动养老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和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等体现养老属性的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监管还要求,各养老保险机构应当于年6月30日前向银保监会报送公司定位、转型和业务规划方案,持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