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发展 >> 正文 >> 正文

怎么辨别你是不是被保险业务员忽悠了

来源:保险 时间:2023/9/19

大家好,我是海叔。

前几天写了几篇科普文章,网友反响很强烈,评论区里有很多人提到保险业务员就会和“骗”联系起来,还有人讲述了被骗的经历,客观的讲,中国寿险发展的三十年中,没有保险业务员,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不诚信,不专业忽悠客户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着这个群体的社会形象。

如果我们是不懂保险的普通消费者,遇到保险业务员向你推销保险,该如何判断是不是在忽悠你呢?

一、销售资格

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

按照监管要求,保险代理人开展是需要拿到销售资格的,可以通过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查询其销售资格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查询结果会显示身份信息、执业证编号、隶属机构、入司时间和是否有处罚经历等信息,如果没有查询到执业信息,说明业务员没有销售资格,如果遇到有处罚经历的业务员也要谨慎对待。

二、从业时间

从业时间不是衡量业务员是否专业的唯一标准,但时间太短的业务员要么是刚刚从事这个行业,要么是频繁跳槽的,对于这两类人要谨慎对待,很有可能是“一锤子买卖”。

三、销售误导

销售误导的表现形式有很多,需要我们仔细甄别,海叔罗列了10种情况:

1、推销流程中有一项寒暄赞美,目的是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但如果业务员只会拉关系套近乎,你就要小心了,ta可能根本就不懂专业。

2、如果在售前咨询的时候问到专业问题,业务员一问三不知,总是给自己的主管、经理打电话询问,说明其根本平时不参与学习培训,没有专业能力,无法为你提供服务。

3、不做家庭需求分析,不询问你现在的保障状况,只推销产品,引导重复购买不必要的险种。

4、引导购买超出缴费能力的理财产品,能承诺高额收益,只讲利益不讲保障,类比存款,说“保险就是存款,有病保病,没病就当存钱”此类诱导性的话术,经常以产品要“停售”“退市”或“再不买就没有了”等名义催促你尽快做出购买决定。

5、对分红险和万能险保底收益以上的部分做出承诺,只给你看过往较高收益的月份。

6、不讲保险条款,许诺什么都可以保,不讲除外责任(什么情况下不赔)。

7、不对犹豫期、等待期、宽限期、退保风险等做出说明,不对万能险的初始费用、保障成本等作出说明。

8、对于有病史的,引导不用如实告知,隐瞒病情,给后续理赔埋雷。

9、引导代签名,导致合同无效。10、返佣,许诺可以给予优惠,赠送礼品、旅游等,《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是不允许给投保人保险以外的任何利益。

再次声明,忽悠人的不是保险,是人,尽管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不懂保险,但如果发现保险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有上述行为,要睁大眼睛谨慎选择,避免掉坑。

如果您有什么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