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朋友在后台留言说,同样都是交了20年的社保,自己退休后领了多,他的同事领了,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不是个例,今天二师姐就针对这个问题,聊一聊养老金。
01
首先说一下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退休后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组合而成。
从公式看,决定我们养老金的,有三个关键点——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所在城市。
缴费年限上,现在的规定是在退休之前累计交够15年。
缴费年限越长,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就越高。
如果你只交15年,那么退休之后领的钱就很低,几乎起不到养老的作用。
举个
小王和小李在同一个城市上班,月薪都是元,社会平均工资也一直是元。
唯一的区别,就是小王交了15年社保,小李交了25年。
小王的养老金就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
(*8%*12*15)/=.6元
基本养老金:
[+(/)*]/2*15*1%=元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6=.6元
小李的养老金就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
(*8%*12*25)/=元
基本养老金:
[+(/)*]/2*25*1%=元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元
小李比小王多缴10年社保,每个月多领.4元,1年多领1.2万养老金。
这样看来,缴纳年限越长,领的养老金越多。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缴费基数。
关于缴费基数,国家有规定,养老金的缴费基数一般是你上一年的平均月工资。
这里需要注意,有的公司给我们交社保的时候,不会按照实际工资交。
很多都打了折扣,甚至按照最低标准,就会造成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很低,退休之后领的钱也就会相应减少。
所以找工作的时候,如果HR问你介不介意社保按最低基数缴费,一定要尽量争取高的缴费基数。
还有一个就是所在城市了。
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相比,平均工资有一定的差距。
同样的缴费年限,同样的缴费基数,一线城市的养老金会比其他城市多出2、3千块钱!
当然了,退休的城市也不是我们可以随便指定的。
国家要求是退休的城市,可以是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0年以上的地方,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选一个平均工资高的城市工作、退休。
不过从社保的保障范围、金额看,社保养老金只能作为我们最基础的依托。
想要有质量的老年生活,光有它还是不够的。
02
我们养老金的替代率不到45%。
换算下来,如果现在月收入1万,以后领取养老金一个月大概率不会超过。
如果公司给你按最低标准缴纳,退休的时候,大概率就只有左右。
而且这个钱是要放在十几年,几十年后去花。
那时的物价,这个金额肯定是满足不了的。
这一点,对比一下10年前的物价我们就很清楚。
不仅金额少,如果因为生病或者意外没有了工作,社保还是要继续缴纳,它并没有豁免功能。
而且生病、意外导致的花费,光靠养老金也是不够的。
比如社保里的医保,对新药及一些进口的昂贵药,很多是不能报销的。
哪怕纳入医保,一般按乙类报销,还有30%左右的比例需要自费。
比如最近医保局灵魂砍价,70万一针的天价特效药最终降到3.3W左右,成功纳入到医保。
它是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靶向药,诺西那生钠。
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及时治疗,大概率活不过2岁。
原来需要自费70万,虽然可以走医保报销了,预计按照乙类报销,可以报销70%左右。
可是还需要自费30%左右,全年下来,一个普通家庭,还需要自费10万左右。
但用好了保险,做好搭配,花费还可以继续降下来。
简单分享两招:
1、最差的情况,如果已经得了罕见病。
患者家属要有保险意识,要主动留意本地的惠民保。
因为很多惠民保的投保门槛低,比如西湖益联保、穗岁康,不限制病史,身患重症也可以投保。
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它还可以继续报销,比如穗岁康,报销下来,一位患儿,全年只需要自费2-3万。
惠民保可以看作阉割版的百万医疗险。
只适合身患重症、年纪太大、没办法买商业保险的家庭投保。
如果身体健康,建议选择商业医疗险。
2、如果家里人身体健康,选择面就很多了。
最基础的,就是尽早给自己和家里人,配置一份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型的,它比起惠民保,保障范围更广,报销比例也会更高。
一般医保报销后的合理花费,过了免赔额的话,百万医疗险可以%比例报销。
全年最高可以报销几百万。
但是医疗险也有缺陷,一个是不能终身保证续保,另外报销地点有限制。
中低端医疗险,医院产生的费用。
很多慢性病患者,需要出院后在家里疗养,这期间的营养费、康复费、护理费,医疗险就不能报销了。
所以我们还需要有重疾险,它给我们更大的自由。
重疾险针对大病,符合理赔情况,直接赔付保额。
理赔金可以自由支配,在哪里花,怎么花,自己说了算。
这样做好搭配,保额充足,就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了
03
解决了医疗开支,剩下的问题,就是退休后怎么才能过得好。
其实社保的养老金,相当于大锅饭,可以让大家吃饱,但不能让每个人都吃得很好。
你要注意,社保养老金替代率44%,这只是平均数。
很多人甚至达不到44%。
如果你交的是居民社保、新农合,一个月养老金几百块到一千多,只能作为买菜钱。
比如我父母就是,他们不是企业职工,也不是体制内,只是普通小市民。
年轻时候没有规划过养老,现在年纪大了,养老金一个月只有几百块。
我说给你们每个月作为生活费,他们还不要。
固执地说自己身体还好,时不时出去打零工,可能这也是父母向子女证明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吧。
就这一代老人来说,有多少人和我父母一样呢,拿着几百块、一千左右的养老金?
这绝不是少数。
那我们这一代呢,年轻时候多交社保,就能老了钱够花吗?
但是一个事实是,从90年代到现在,养老金替代率一直在下降。
而且因为老龄化,等我们这代人老了,替代率可能继续下降,没有现在这么高了。
那时候也有养老金,但是不一定管够。
所以,我们当下最好提前做好养老规划,备好“第二笔养老金”。
万一社保的养老金不够用,有了自己准备的养老金,至少生活不用愁。
那么怎么存第二笔养老金呢?
那就需要提前配置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并列,成为养老的三大支柱。
企业年金属于少数人。
社保养老金,体制内享有一定的红利。
但是商业养老保险,它是大多数普通人可以给自己谋划的、公平的方式了。
这里面我看好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它们可以保一辈子,越长寿、越享福。
比如我自己,就在年初给自己买了增额终身寿险,总保费万。
5月份,又买了份年金险,保费25万。
我没有趸交,也不喜欢趸交。
趸交压力太大,占用现金流,而且收入是按年积累的,分期交更合理。
这俩分10年、5年交清,这样就给自己的养老早做了安排。
好了今天科普就到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