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积极研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并将尽快报监管部门审批。
年9月,国民养老保险获批筹建,今年3月下旬获批开业。在业内看来,国民养老保险承载着我国政府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的使命。
但多年来,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侧重企业年金和短期理财业务,我国个人养老年金险发展仍存在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国民养老保险的成立能够弥补市场不足,仍有待时间检验。
参与研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发起股东多达17家,包括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1家保险公司和6家不同背景的投资公司。
其中,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各投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中邮理财投资6.5亿元,持股5.83%;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各投资5亿元,持股比例均为4.48%;华夏理财投资3亿元,持股2.69%。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国民养老将重点发展养老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计划等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此外还可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人民币和外币资金,经营与养老金管理相关的咨询服务业务。
据了解,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目前正积极研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并将尽快报监管部门审批。
所谓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领取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年6月,银保监会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彼时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有6家,分别为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年2月末,已累计承保保单7.18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超过1.2万人。
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
银保监会指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等特点已逐渐为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保险公司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服务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可以使更多消费者接触到具有较强养老功能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养老金融消费观念。
从当前试点当中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来看,支持趸交、期缴,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按风险倾向,设有稳健型和进取型两种账户供投保人自由选择或组合配置。6家试点保险公司,稳健型账户年年化结算利率均在4%至6%之间,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在5%至6.1%之间。
养老金领取金额上,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采用动态利率收益。养老金多为支持满60周岁后终身或固定期限领取,可年领或月领,提供身故保险金保障或包含其他健康保障。投保便捷,支持个人通过互联网直接购买。
在业内看来,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由于在长期照护、医疗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与养老金融相关服务方面更加垂直。而相对于其他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国民养老保险拥有更加雄厚的股东支持,加之公司刚刚成立,更容易集中力量,更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关养老产品,提升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普惠属性。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缺席养老保险业务多年
当前,我国已有10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长江养老、国民养老)。但从这些公司的主要业务看,企业年金等信托业务占据大头,养老保险业务并不突出,个人养老保障存在短板。在养老保险产品方面,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在产品收益、服务手段或风险措施方面几乎没有差异。
从此前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披露的年报看,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保险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相较于国寿养老、人保养老较高。其中,人保养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