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最近几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中国平安的股价在年创出88元(前复权价)的新高后就一路下滑,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如果你不珍惜80元的平安,就只能珍惜70元的平安了”。
两年过去,平安被一路被珍惜到了40元。
与此同时,卖保险的人也变少了。
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保险销售有.7万人,与年巅峰时期的万人相比,减少了万人,少了41%。(注:截至年6月30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7万人)
保险行业,到底怎么了?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搞明白保险行业的运作模式。
什么是保险?
消费者花钱购买一份保险,保险公司拿到钱之后进行投资,满足约定条件之后返还或理赔资金给消费者。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比如车险,发生交通事故可赔;人身保险比如寿险,意外去世可赔;保险公司有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险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保不到,英国歌手汤姆琼斯甚至还给自己的胸毛买过几百万美元的保险。。。
那么,卖这些保险,保险公司的利润来自哪里呢?
可以分成两端看,保险端与投资端。
先说保险端,保险公司有个指标叫综合成本率,用来衡量保险公司赔偿支出与经营费用(办公场地租金、员工工资、销售佣金等)占保险销售收入的比例。
以定期寿险产品为例,假设个人买保险,每人交1块钱保险费,死亡时赔10元。死亡10人时,保险公司需要赔付元,不赚钱;死亡8人时,保险公司需要赔付80元,赚20元。
在死亡8人的情况下,如果卖这份保险,保险公司产生了15元的经营费用,那么最后还剩下5元的利润。
跟普通人的直觉不一样的是,保险公司保费的综合成本费率会控制在略高于%,也就是说在保险端是不赔不赚或是微亏的。
当然,也有低于%的,比如中国平安的财产保险业务,今年上半年的综合成本率是97.3%。这意味着在保险端,它每卖元保险,可以赚2.7元。
另一部分利润,来自于投资端。消费者购买保险时,钱就交给了保险公司,但要等到满足条件才会进行赔付,这中间会有个时间差用于投资。
我们还以寿险为例,买了保险的人不可能刚买完保险之后接二连三的全都马上身故,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所以保险费会在保险公司手中持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保险公司可以拿这笔钱去做很多长期投资,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国内有些高速铁路的路段,就是有保险公司参与投资的。
不乐观的地方是,保险公司这几年,在保险端和投资端都出了问题。
行业下行
衡量保险的渗透率有两个指标,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
据长城证券统计,年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4.3%以及美元/人,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水平,也低于全球保险业的平均水平。
在过去,许多人往往从这点来说保险还有很大的市场成长空间。
但,全球有几百个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排名其实并不算很靠后。
而且,中国还保留了一定的传统人情社会特征,有升学红包,婚礼红包,新房竣工红包等等,生病了也是找亲友借钱,人与人之间互相给来给去,某种意义上替代了一部分保险需求,比如升学红包这种东西,其实很像是“教育金保险”。所以,中国人的保险需求并不如其他国家那么高,所谓的“市场成长空间大”是跟其他国家相对来讲的,实际上可能根本就没那部分看起来美妙的市场空间。
另外,保险主要面向中产阶级,是个可选消费。
疫情后的世界,产生了“K型复苏”这个词。富人没什么影响,歌照唱,舞照跳,奢侈品包成了最佳投资品。
而普通人呢,在中国平安年半年报里是这样描述的:受疫情持续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减弱,长期保障型产品消费支出放缓。
同时,半年报中提到,今年以来,全国多个地区采取了防控措施,保险代理人的线下推销大受影响。
保险代理人在保险的销售渠道中很重要。我国保险业七成保费来自人身险,而人身险保费中六成来自个人代理渠道。
其他几个渠道中,银行渠道要给银行支付较高的佣金,保险公司赚的钱就少了,是次优选择。
电话销售、互联网等渠道,让客户买运费险很简单,但想让客户自己搜索各种更复杂的保险产品、看条款,主动购买其他保险是很难的,还得代理人上门推销。
而近年来,保险代理人这份工作的性价比越来越低了。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编写的《寿险营销十字路口的选择》报告指出,过去5年中国保险代理人的平均月工资为元,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78%。
同期,受益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快递员、外卖等工作岗位的工资有不少增长。
于是,就出现了万保险代理人离开保险业的一幕。
外有消费者需求降低、内有保险代理人队伍变动,我国保险业近年的保费收入增速逐渐降低,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而在投资端,现在降息的大环境对保险业也不友好。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2.71%,相较年的高点3.97%,下降了1.26%。
图源:通联数据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保险公司的投资中有56.23%投向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国债),利率下行导致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下降。
你经常在保险广告中看到的什么“高利率保单马上就要下架了,欲购从速”就是这个道理。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收益率在下滑,以前卖的高利率保单卖一份亏一份。
另外,保险公司有23.12%的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含股票、长期股权投资、股票及混合型基金、权益及混合类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
在A股不景气,甚至可能要进行点保卫战的当下,这部分投资的收益也会下降。
此外,保险的投资还与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关联,地产公司可以提供高收益率的债,甚至许多保险公司还直接持有地产公司的股权。
比如中国平安,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隐形地主”。
年,房企华夏幸福暴雷,平安集团计提了亿元(亿元的股权投资,亿元的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导致全年利润骤降三成。
中国平安同时也持有碧桂园、旭辉地产、中国金茂、朗诗集团等多家上市房企的股权。
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年,其他保险公司也都在降低对地产行业的配置:中国人寿减持万科、招商蛇口;泰康人寿减持保利发展、阳光城;和谐健康减持金融街;君康人寿减持首开股份。
在地产行业的下行期,保险行业很难独善其身。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保险公司面临的问题,似乎都不是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金融环境不好,投资不好赚钱,人们口袋里钱少,也都会优先用于生活,不会规划太远的未来去买保险。
目前,保险代理人的工资有了企稳回升。
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保险代理人月收入达到元,比年上半年的元涨了35%。
这似乎透露着一丝暖意,但,居民的投保需求何时改善、利率何时上行、股市与地产行业何时企稳,只有时间自己知道答案。
在冰山面前,火苗虽有一丝温暖,但显得是如此渺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