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保险 >> 保险资源 >> 正文 >> 正文

冒着得罪无数人的风险,发表个人看法保险

来源:保险 时间:2022/11/19
专家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本人从事金融行业多年,既在基层卖过产品,也在中层搞过管理研讨,甚至参加过一些高层会议,同业沟通,监管交流等等活动。在这里发表下个人对保险行业未来的一点看法,观点不一定准确,欢迎多多指正。

相信很多人在保险入行的时候都听过一句话:保险行业在我们国内是个朝阳行业。什么国家政策扶持啦,什么监管法规兜底啦,什么国际上保险密度深度对比啦,等等等等。对于金融小白和职场新人之流,可谓轻松秒杀。而了解到一些情况的我却想说,保险,在国内是夕阳行业。

我这样说主要依据有三点:

一是我国人口出生率开始呈现逐年降低和财富集中度的问题;

有人也许会说,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且老年人明显更需要保险。是的,可是我们付费购买保险的主力群体,可是广大中青年人,健康险,意外险,人身险也大多受众是成年人,且要求符合保险公司要求的标准体。保险在国内现在要回归“保险姓保”,也就是寿险应当以保障为主,那就很明显了。根据国内一般家庭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我们买不起也配不起过高的保障,事实上很多人连社保医保都买不起,更别说昂贵的商业保险。生育率降低,意味着未来有能力购买和需要购买这类保险的人群数量会不断萎缩,这种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基本不可逆转,可见保险行业在寿险这一块基本就是个夕阳行业,车险财险同理,人少了,财富集中了,买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二是同业竞争激烈,其他替代金融产品过多,且政策兜底公司不能破产的问题;

众所周知,国内现在连银行都可以申请破产,最近一家破产重组的有包商银行。保险法却明显规定我国保险公司不能申请破产,凭什么?本质上保险公司就是属于投资银行,且有相当多的保险公司是私有制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公司不能申请破产倒闭,这真的合理吗?对于公司,保险产品就是它的吸收存款来源,首先穷人手里没钱了,自然也没有储蓄存款,也没钱买保险了,其次是中产阶层乃至富人阶层,可供选择的变多,基金,理财,信托,连现在银行理财都放开门槛一元起购,保险公司拿什么和这些产品竞争呢,有的人会说,保险是长期理财,能锁定远期财富和稳健发展,我就问下,全球有做到稳定盈利的保险公司有多少家?到了几十年后这些公司如果被重组合并了怎么办,收益怎么保证?包括国际上大的保险公司,翻脸不认人的事例太多了。

还有同业竞争,国内大大小小上百家保险公司,加上近年越来越多的保险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平台,行业内门槛不一,有人员随意进出的,也有严格筛选培训考试的,曾几何时,保险行业成了失业者的最佳选择,直到近几年大众才纷纷醒悟,跑去做跑滴滴,送快递,送快餐更实在些,至少能自食其力,不用来保险公司自掏腰包买自杀单,更不需要为了业绩借钱贷款来开单。

三是监管限制保险产品的客户收益率问题。

这个非常关键,因为国际上银行保险都不会严格限制客户产品收益率上限的,而是依据市场当前利率变化。国内严格监管没有错,但建议适时调整。根据统计,目前国内人身寿险终身险两倍左右的赔率(缴费十万身故赔付二十万),定期寿险四倍左右赔率,意外险到0倍赔率,重大疾病险可能不到两倍的赔率,一般健康险约四倍多的赔率(仅可报销不可取现),理财型的年化收益一般3个点左右,与我国国情并不相符,你们可以拿社保的赔率来对比,也可以去拿香港或是国外的同类保险产品对比费率,你会发现国内的保险产品太“黑”了,卖得贵,赔的少,已经可以说严重限制了行业的继续发展。

总的来说,前面两点的限制极大压缩了穷人和中产阶层的购买意愿,第三点极大限制了有钱人的购买意愿。那么,保险行业未来到底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呢,个人认为大概率是处于夕阳西下的阶段。再看现在健康和意外险都拆散卖到几块几十块一份了,互联网大数据都能自动筛选客户,并推荐产品了,那么,保险行业的代理销售的存在价值体现在哪里?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