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民生之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何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如何发展?记者采访了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和专家。
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收统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07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
“特别是我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困难群体帮扶政策,自年9月以来,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率长期稳定在99.99%。”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董克用介绍,年底超过万贫困老年人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老人万人。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城镇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单位就业人员应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未参保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接下来,人社部门将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聚焦重点人群,依托全民参保登记数据等精准定位未参保人员,实施精准推送式宣传服务,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的目标。”
同时,人社部将推动放开外省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积极推动在城镇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年内建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
谈起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话题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