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从北京市医保局获悉,9月起,个人医保账户实现定向使用,不再可取现使用,9月1日前个人账户资金今后仍可自由支取。年度职工大病起付线降至元,明年起北京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门(急)诊2万元以上按60%支付。
医保账户如何定向使用?支付结算会有哪些改变?参保人如何办理个人账户家庭成员共济使用备案?记者梳理了16个市民关心的问题。
明年起职工医保门诊取消最高限额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市医保局印发《关于调整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减轻职工医疗费用负担。
目前,北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规定的门(急)诊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元,超出2万元部分由个人负担。
自年1月1日起,不再设置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2万元以下报销比例不变;2万元以上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8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上不封顶。
预计每年将惠及参保人员17万人,为参保人员减负约10亿元。
年度职工大病起付线降至元
为进一步减轻职工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自年度起,职工大病保障起付标准由元降至元。参保人员在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一个年度内门诊和住院累计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由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二次报销”。
起付标准以上5万元以内部分(即元至元)报销60%,5万元(即元)以上部分报销70%,上不封顶。预计每年将惠及参保人员3.5万人,为参保人员减负1.2亿元。
9月1日起个人账户定向使用
自年9月1日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在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缴费比例不变;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仍执行现行标准,70岁(不含)以下按照元/月划入,70岁以上按照元/月划入。
按照国家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要求,个人账户资金应专款专用。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本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药费用。
9月1日前已划入医保专用存折中的个人账户资金,参保人员今后仍可随时取现使用。
自年12月1日起,允许参加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配偶、父母、子女共济使用家庭成员个人账户资金,支付本人和共济对象发生的符合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规定的相关费用,并可使用个人账户为本人和共济对象参加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缴费、购买北京市补充医疗保险(现阶段特指北京普惠健康保)。
16问看懂北京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调整
1
参保人员如何查询个人账户资金情况?
年9月起,每月1日至5日,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医保费征收情况,完成在职职工、退休人员个人账户资金的划入工作。此后,参保人员可在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我要查”菜单、北京市医疗保障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