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安君途纪」的第6篇文章没接触保险之前,我大概就知道平安、友邦、人保、泰康、太平这些保险公司,还大多是因为地产投资业务接触到的险资。加入保险行业后,才发现原来全国有多家保司,每一家保司都是一个小巨头,实缴注册资本金大多10亿起步,很多之前都没听过到保险公司开始进入我的视角。像中外合资的众多品牌,如同方、工银、中英、中意、光大永明、招商信诺这些更是有世界强背书,其股东方外国险资,每一个拿出来都是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保司的发展历史越久远,说明这家保司的生命力越蓬勃,且客户服务意识也更好。如果你无法以当下来判断优劣,那么时间维度上的综合延展一定会带给你答案。但是问题来了,我研究透了不代表客户能研究透,太多客户和我之前的认知保持相同,对各大保司的品牌及保险公司背后的安全制度一知半解,进而导致在产品选择中一味地倾向于“自己心目中的大品牌”,偏执之程度非一日之寒。客户最常问到的问题就是如果保险公司倒闭了,我的保单怎么办?所以大家对于保险公司的执念也可以理解,毕竟我们买保险核心就是为了对抗风险,如果这一家风险保障的主体公司出了问题,我们的风险规划又有何意义。所以今天,我希望通过通过一张图,带大家深入了解保险公司背后的监管措施,并以新华、安邦这两家“出过事的保险公司”为例,让大家最直观感受到在社会主义国家,全球最严保险监管下的保险行业作为关乎民生的底层金融,是如何实现自身风险规避的,我们的保单又是被如何保护的。经过以上分析后,大家应该知道答案了,即使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也有保监会会自己或者指定一家经营状况更好的保司来接管,原有的保单权益不受任何影响,下图是银保监会官方回复。我们应该将保险配置的视角更多放到自身需求与保障本身上来,不要一味地迷信所谓的“大品牌”,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大品牌只是营销推广费用多了些而形成的广告效应。当然,还是要辩证的去看,真正的大品牌、好公司虽然价格略贵,但是服务也真的好,且客户占位意识更加明显。我们经历了很多理赔案例,通融赔付也大多出现在这些占位意识更明显的保司。所以,买保险真的要找一个经纪人,从中立第三方的公允视角,给到你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认知考量,并最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实现精准适配。end
往期推荐1:那个干了8年地产的男人去明亚卖保险了
往期推荐2:你还在纠结要不要给宝宝配置保险吗
往期推荐3:买保险最佳的时机是什么时候
往期推荐4:健康险你确定配置全面了么?
往期推荐5:人人都要懂,最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图
豐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2.html